最高降价60% !Temu美国“地板价”回来了

Temu3天前更新 西之月
22 0
最高降价60% !Temu美国“地板价”回来了

据彭博社报道,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新政引发数月动荡之后,中国电商平台Temu正凭借大幅折扣策略重返美国市场,试图重新夺回与竞争对手 SHEIN 的市场份额。Temu在2025年9月初启动了激进的价格攻势,其至少24种畅销商品的价格较4月底平均下调18%,部分商品降幅高达60%。

这场风暴的源头,是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关税政策的重大调整。过去,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可享受免征关税(De minimis政策),该政策曾是Temu和SHEIN得以向美国市场海量输送极低价商品的关键。美国政府认定该政策被滥用,构成了对本国产业的倾销。2025年春,美国政府正式取消此项豁免,并对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或统一费用。新政对依赖中国直发的跨境电商造成精准打击。

彭博社Second Measure数据显示,关税政策实施后,Temu美国销售额在2025年4月开始一路暴跌,6月数周内跌幅一度超过30%,7、8月持续下降逾10%(如下图)。受重创的Temu曾短暂退出美国市场,转而开拓欧洲及其他地区。为了重振其美国市场,Temu的降价策略远不止于直接调低标价,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隐性补贴。其中,平台取消了此前对中国直发包裹征收的“进口费用”,这部分费用曾导致商品总价飙升,甚至出现税费超过商品本身价格的情况,此举意味着关税成本由Temu自行消化。

最高降价60% !Temu美国“地板价”回来了图源:彭博社Second Measure ALTD GO

研究机构Measurable.ai数据显示,Temu约85%的订单附带了优惠券或促销赠品,远高于SHEIN约59%的比例,以此刺激重复购买。与此同时,Temu强力推动商家降价备货以迎接美国假日季。知情人士透露,平台通过流量激励等机制,敦促商家降价以换取更多曝光。此外,Temu的广告投放力度也显著回升,根据Appgrowing Global数据,Temu在美国每日新增广告数量从第二季度的几十条跃升至几千条,高峰时甚至超过一万条,尽管仍低于政策前每天超两万条的峰值。

烧钱、涨价:Temu向左,SHEIN向右

面对同一场危机,Temu与SHEIN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应对之道,这源于两者根本模式的差异。SHEIN自创立以来专注于快时尚女装,在美国市场拥有较高品牌认知度,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接近100亿美元。在定价策略上,其核心是时尚性与品牌力,折扣幅度通常仅为个位数,美国市场约9%。关税新政后,SHEIN在结束降价潮后选择调高售价,并凭借强大的社交媒体营销和海外本地化生产逐步恢复增长。

而Temu作为拼多多旗下平台,定位更偏向全品类折扣商城,涵盖服饰、家居、数码、运动等,追求在绝对价格上碾压竞争对手,目标用户是对价格高度敏感的消费者。因此,它选择了继续加码价格战,试图以亏损换取市场份额回流。据行业统计,在美国市场份额方面, SHEIN “低价进口品”细分市场中约占25%份额,Temu约占17%。同时,两者均受到TikTok Shop等新平台的挑战,应用商店排名曾大幅下滑(Temu曾从第3名骤降至第85名,Shein也从第7名滑至第80名),但复苏策略已出现明显分化。

然而,Temu的激进策略尚未完全激活市场,反而让供应链承压。多家供应商表示,其Temu平台销量持续走低,部分跌幅达20%,Temu已成为其多个渠道中业绩表现最差的一环。这表明,价格战尚未转化为有效的终端销售增长。相比之下,SHEIN在提价后销量有所恢复,其品牌忠诚度和多元化品类提供了缓冲空间。尽管美国消费者对Temu的“薅羊毛”热情仍在,但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物流延迟及信任问题,正让整个市场变得更加谨慎。

这一市场反应背后,盈利能力正成为Temu模式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在关税政策之下,Temu为维持低价,不得不承担巨额成本,每件商品都可能需缴纳巨额税费,迫使Temu大量运用美国境内仓储来躲避额外税负,但这又增加了库存和物流成本。据报道,Temu在2023年净亏损估计高达80亿-90亿美元,主要因其营销和运营开支高昂,同时,其母公司拼多多在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7%,Temu的财务表现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Temu的降价策略能否带来足够增量订单以弥补利润缺口尚待观察,但就模式而言,超低折扣+高额广告很可能短期内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Temu在美国用烧钱换增长,能否持续?

为破解这一盈利困局并长期应对关税壁垒,Temu正被迫进行深层的模式转型。其大力投入美国本地仓储物流建设。知情人士透露,Temu正在与第三方快递服务商合作,打造一个涵盖中国至美国跨境货运、仓储和最后一英里配送的综合物流网络。据悉,Temu应用中的搜索已优先展示“本地仓”商品以避免进口费,而业内普遍认为,尽管短期内消费者可借此避开关税,但长期看补货至美国仓时仍需缴税,成本终将上升。

Temu的新动作将引发全行业连锁反应。例如2024年第二季度,手工艺品平台Etsy销售额下降2.1%,原因正是被Temu等更低价的平台抢占了订单。线上廉价平台(Temu、SHEIN)的扩张也被视为美国实体零售关店潮的主要推手之一,2025年预计全美将有约1.5万家连锁店关闭,数量较上年翻倍。Temu还助推了“性价比风潮”,一项调查发现,47%的美国购物者更倾向于在全平台搜索最低价格,迫使整个电商界陷入更频繁的价格战和促销。对于美国本土卖家,局面利弊共存。关税政策在理论上为其消除了部分不公平竞争,但若自身在供应链和品牌营销上行动缓慢,仍难以立刻从Temu和SHEIN手中夺回市场份额。

未来,跨境电商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Temu此次绝地反击,凸显其以价取胜的根本定位,中小卖家需权衡是否要入驻Temu扩张销量。从短期看,Temu降价策略能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成为市场的“鲶鱼”。但长期而言,随着美国监管与消费环境持续变化,Temu及整个跨境电商行业都将面临“价格战”与“合规化”的双重考验。

因此,Temu以亏损换取增长的模式能否持续,取决于其能否真正完成从“中国直发”到“本土运营”的模式转型,并在这场自己掀起的风暴中找到盈利的平衡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