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仓储爆了?中国平台强势杀入

市场解读2个月前更新 西之月
97 0
欧洲仓储爆了?中国平台强势杀入

欧洲仓储市场近年来因中国跨境电商的扩张而发生显著变化。英国房地产咨询公司Knight Frank驻伦敦的英国及欧洲工业研究主管ClaireWilliams表示:“欧洲是中国企业能够快速扩张的最后一个主要市场,这使得它们在塑造该地区物流格局方面成为日益重要的力量。并且由于贸易政策的转变,这种情况预计将持续下去。”

这一趋势正深刻重塑欧洲物流格局。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全球物流地产运营商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以下简称“GLP”)已向SHEIN、Temu和京东等企业在英国、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租赁近40万平方米仓储空间,展现出中国电商急速“落地”欧洲的趋势。

加强本地化履约,中国电商平台欧洲大量“设仓”

具体而言,中国电商在欧洲多国正积极推进仓储建设。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SHEIN就在波兰弗罗茨瓦夫相继租赁多座仓库,总面积逾95,000平方米,服务整个欧洲市场。2023年,阿里巴巴旗下菜鸟和速卖通等也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设立海外仓,以实现3天内配送。2024年,Temu平台也宣布启用欧洲本地仓发货,力争将80%的欧洲订单通过欧盟境内仓储履约。西之月此前提到,Temu在欧盟27国的平均月活用户(AMAR)约1.157亿,其中德国、法国、波兰、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大市场合计贡献约64%。

而TikTok Shop也在大力提升其物流标准。2025年8月TikTok Shop平台规定,所有发往英国及欧盟地区的订单必须在生成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配送。针对欧盟市场卖家,平台将严格执行服务水平协议(SLA),确保配送服务既高效又可靠。未能遵守规定的卖家可能面临店铺曝光减少、流量限制甚至暂停营业等处罚。为此,众多卖家已开始通过英国及欧洲本地仓库进行发货,以符合平台新的物流要求。

还有如阿里旗下AliExpress 2025年中起在欧洲启用“Local+”履约网络,约10个本地/认证仓已在英国、西班牙、法国、波兰、德国投入使用,支持7日送达并由仓端处理退货,多数为第三方运营的“认证仓”。

此外,自2022年起,京东通过Ochama品牌正式进军欧洲市场,率先在荷兰推出融合线上下单与线下提货的“自动履约门店”模式,随后扩展至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2024年落地波兰自动化海外仓,构建区域配送能力;2025年起全面整合为Joybuy欧洲站,相继上线英国、法国、德国三大本地化电商站点,并同步启动对欧洲零售巨头Ceconomy的收购计划,打造“本地化运营+自营物流+供应链输出”的一体化跨境零售网络,加速京东全球化布局在欧洲的落地。在欧洲,京东物流已布局约30个功能多样的海外仓,构建起覆盖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波兰、西班牙、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国家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与此同时,京东Joybuy于2025年在英国租赁约80,000平方米仓储空间,并在波兰建成第三座仓库;同年4月,京东宣布将在西欧主要城市启动“211”小时级配送试点。

从地域分布看,英国成为中国电商租赁需求最旺盛的市场。截至2025年,仅在英国,中国电商企业就已租用超185,000平方米仓储面积,甚至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来自中国的租户占据英国仓库市场的显著份额,竞争推高了英国产业园区的出租率。此前,SHEIN曾计划2024年在英国租仓储,但因其计划以500亿英镑在伦敦上市面临一系列障碍,于2025年初中止了相关布局。

而德国作为中西欧重要的物流枢纽,也同样吸引越来越多中国跨境电商基础设施企业加码布局。2025年2月,中国物流公司Goodcang Logistics宣布与全球物流地产巨头GLP深化合作,在其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物流中心新增四个运营单元。扩建完成后,Goodcang Logistics在该中心的总运营面积达到约98,000平方米,成为2025年德国规模最大的工业租赁项目之一。此次扩张将显著增强Goodcang Logistics在德国的海外仓履约能力,更好地支持核心客户SHEIN和Temu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平台对德国市场的兴趣持续升温。其实早在2023年底,Temu与德国邮政等物流公司合作,利用本地网络加快派送。2025年8月TikTok Shop在德国启动“FBT”服务,为本地卖家提供仓储、分拣发货等支持。总体来看,德国物流地产市场正迎来中国电商的高强度需求,货运走廊沿线的仓储项目空置率明显下降,进一步印证这一趋势。

法国市场同样保持高速增长。尽管中国电商在法国的仓储布局起步较晚,但正在加速追赶。Temu在法国的用户增速尤为显著。受关税压力推动,Temu和SHEIN正在加快在法国及周边国家(德国、英国)建设仓储网络并加大营销投入。与此同时,2025年7月,京东在收购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后,间接获得其持有的法国零售商Fnac-Darty股份,进一步拓展法国渠道资源。

在中东欧,波兰作为物流枢纽,凭借地理优势成为中国电商布局该地区的“跳板”,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SHEIN在波兰设仓外,京东也在该国连续增仓,支持其中欧供应链建设。有开发商评价道,“波兰地理位置优越,中波边境及欧洲主干公路密集,为中国跨境电商提供了便捷的配送条件。”

出海欧洲,“本地仓”必不可少

首先,欧洲本地电商市场由于中国平台入局,面临日益激烈的价格与时效挑战。其次,旺盛的物流需求带动欧洲物流地产市场显著升温,核心物流枢纽的租金持续上涨。同时,这也让第三方物流企业获益:本地派送公司积极与Temu、SHEIN、TikTok Shop合作优化末端配送,跨境物流企业则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最后,欧盟市场对商品安全、环保与服务质量的高标准,正倒逼中国卖家转型升级。例如TikTok Shop明确要求卖家5日内完成欧盟/英国订单交付,未达标者可能面临限流或封店,这促使更多卖家使用本地仓与专业第三方物流(3PL)服务。

从长远看,这类变化有助于提升跨境履约效率、规范退货流程、增强消费者信任。越来越多中国品牌通过欧洲本地仓直发订单,既降低了跨境运输的时效波动,也改善了售后体验,进一步塑造国际品牌形象。

此外,欧盟近期多项政策法规也推动中国电商加快本地化布局。

一是《数字服务法案》(DSA)将Temu、SHEIN、TikTok等列为“超大型在线平台”(VLOP),要求其定期发布透明度报告,并承担平台商品安全责任。这意味着若出现安全问题,平台须负连带责任,从而迫使企业加强合规与供应链管理。二是关税与税收制度改革。欧盟已提出取消150欧元低值关税豁免,并拟对直邮小包征收约€2/票的处理费(境内仓配送为€0.50/票),虽然措施尚未落地,但鉴于欧盟约91%的低值包裹来自中国,这一改革一旦实施将显著推高直邮成本,因而正推动中国电商平台与卖家加速将货物前置至欧洲仓库。三是数据本地化要求提升。欧盟《数据法案》(2025年生效)强调物联网及工业数据需在境内存储,以防外国政府非法访问。尽管该政策与仓储无直接关联,但其反映出欧盟强化数据主权的趋势,也促使中国平台统筹布局欧洲本地IT基础设施与实体仓储网络。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企业在欧洲设立本地仓具有多重价值:一方面可显著提升履约效率,将交付周期从数周缩短至2–3天,增强用户黏性,降低退货率;另一方面也便于提供本地退换货和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信任。同时,欧洲仓还可帮助企业规避关税与物流波动风险,例如借助英国仓实现“一次清关、覆盖欧洲”,降低合规成本。此外,本地化运营——包括雇用当地员工、参与社区营销与获取认证资质——也有助于品牌融入市场、树立形象。

目前,西之月在欧洲多地拥有多个自营海外仓,再加上已备至海外仓的货盘,帮助做欧洲的跨境卖家实现一件代发。总而言之,中国电商加速欧洲仓储布局,不仅是对抗海外市场不确定性的应对之策,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