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4连跌!关税风暴下,中对美“集装箱运量”探底

市场解读18小时前更新 西之月
8 0
同比4连跌!关税风暴下,中对美“集装箱运量”探底

据西之月研究,2025年1-8月中国至美集装箱发运量数据呈现出显著“高开低走”特征(如下图)。1-4月发运量维持在70-100万TEU(一个20英尺标准箱单位)区间,同比增长相对稳健,其中1月达99.8万TEU,为峰值;5-6月则骤降至约64万TEU,同比下滑超28%;7月反弹至92.3万TEU,创同期新高,8月略回落至86.9万TEU,同比已连跌4月。

同比4连跌!关税风暴下,中对美“集装箱运量”探底制图:西之月 数据来源:Descartes

这组数据波动并非偶然,而是与美国对华关税的调整及跨境卖家的备货周期紧密相关。具体政策演进如下:

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制造进口征收10%关税,并于当月4日正式生效;随后在2月27日,又宣布对所有中国制造商品加征额外10%关税(即总税率提高至20%),自3月4日起实施。这一政策直接反映在集装箱发运量上:1月因提前备货而呈现高位,2-3月则随着税率上升而逐步回落。

然而,真正的冲击出现在4月。4月9日,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商品征收125%的附加关税,使总体关税水平飙升至145%。与此同时,自5月2日起,美国还正式取消了对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优惠(De Minimis)。面对如此高的关税和优惠政策的取消,市场迅速做出反应,5-6月集装箱发运量降至低位。

中美贸易在这一阶段几近陷入“事实禁运”。不过,形势在5月中旬出现转机。2025年5月14日,中美双方宣布暂时协调关税,中国商品关税由145%降至约30%。这一“关税停火”安排大幅降低了中国商品出口成本。8月12日,美方进一步将暂停期限延长90天至11月10日,使得优惠关税期得以延续。这一政策缓和直接推动了7-8月TEU发运量数据的回升,表现为7月急升、8月小幅回调的态势。

从上述分析看,中国至美国集装箱发运量数据表现为1 月抢跑、2-3 月回落、4 月小反弹、5–6 月探底、7 月急拉、8 月回吐,基本与“关税宣布”和“停火窗口”对齐;说明美国进口商在“宣布—生效—谈判”之间动态拉前补库。

沿着这一思路并基于当前政策环境,可以对2025年9-12月的中国至美国集装箱发运量趋势进行初步预判。

得益于“关税休战”政策的延续,9-10月发运量预计将维持相对高位,美国零售商为旺季备货的需求将成为主要支撑。但由于7月的集中备货已释放部分增量,9月发运量可能略低于夏季峰值;10月则仍将保持强劲,既受感恩节促销前备货驱动,也受益于关税停火延长带来的流动性改善。

不过,新的成本压力也不容忽视。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将对中国籍或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入港费,初始标准为每净吨50美元,并逐年递增至2028年的140美元。以一艘1.3万TEU的中国船舶为例,单次航行的入港费用将从约325万美元逐步增加至约840万美元。这一新增成本预计将在第四季度中国至美集装箱发运量形成边际抑制。

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于11月10日之后。如果30%的优惠关税协议未能延长,部分中国出口商可能缩减发货规模,导致TEU明显下降。考虑到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的备货大多已在10月完成,11月下旬市场将进入节后淡季,出口量预计回落至低位。若年底关税重新上调,则跨境出口成本将进一步攀升,12月的TEU发运量可能再度下滑,跌至全年低点。

在这一复杂格局下,跨境电商卖家必须主动调整策略。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价格与运费敏感性分层:不同品类对成本的敏感度不同。轻小高价值产品(如电子数码、珠宝、美妆等),运费占比低,应优先保障供应链稳定与时效;大件或低价快消品则需通过优化包装、拼箱运输等方式削减成本。面对部分市场取消免税额的变化,卖家还可适度调价或采用保税仓渠道,抵御关税挤压利润。

备货与仓储布局:卖家需结合关税政策与销售淡旺季合理规划库存。成熟卖家可利用4-7月低关税窗口期集中发货,在9-10月旺季确保美国仓库存充足,11-12月则放缓补货以防积压。新卖家建议采取“少量多批”模式,并通过多平台(如自建站、速卖通、亚马逊国际站等)试水,逐步掌握市场节奏后再扩大投入。

物流方式与平台运作:运输方式应因品类灵活选择。小批量急单可走空运或快递,大宗货物则选择海运拼箱或海陆联运。充分利用第三方仓储与履约网络,降低清关及末端配送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卖家需密切关注报关法规更新,确保发票与货物描述准确,避免退运和罚款。

新老卖家差异化应对:成熟卖家应强化供应链管理,拓展东南亚等地采购渠道,减少单一依赖,并利用数据能力灵活调整采购与营销;新卖家则宜从利润空间大、供应链简单的品类切入,规避高风险类目,注重品牌和客服提升复购,并通过海外中小站点试单,积累实战经验。

尽管2025年下半年中美关税阶段性趋缓,但长期政策不确定性依然高企。正如西之月此前提到,特朗普已宣布自10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厨房橱柜、浴室柜加征50%关税,并对软体家具加征30%关税。由此可见,关税随时可能加码或反复。跨境电商卖家唯有紧跟最新政策,合理规划发货节奏,优化品类结构与成本管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贸易环境中稳住阵脚,保持竞争优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