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亚马逊宣布把其平价购物平台Amazon Bazaar(美国主站称Haul)一次性扩展至14个新市场,在产品定价、售后保障与履约承诺上明确对标中国系跨境平台SHEIN、Temu,由此构建“低价+信任”的差异化心智。新增覆盖地区包括:中国香港、菲律宾、中国台湾、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牙买加以及尼日利亚。这些市场多数属于人口密集、移动电商高速发展的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与亚马逊主站Haul不同,Bazaar将以独立App形态运营,页面、账户体系与亚马逊主站互通,保持统一支付与客服通道,用户仍可享受包括 Visa/MasterCard/AmEx支付方式与A-to-z Guarantee平台保障机制等亚马逊原生服务。
来源:亚马逊
从产品看,Bazaar与Haul所售商品定位清晰,主要聚焦时尚百货、家居生活、配件饰品等类目,多数商品定价低于$10美元,部分单品价格甚至低至$2美元,具备极强的冲动购买吸引力。
与Prime体系“极致速度”不同,配送与服务上,由亚马逊全球履约中心直发至目的地,再交由当地服务伙伴派送。Bazaar承诺多数订单两周内送达,并提供15天内免费退货服务。同时,Bazaar支持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与繁体中文六种语言,用户可通过多语界面及客服系统实现完整交易闭环。这些规则对标Temu与SHEIN,但在履约可控性、服务标准化、合规透明度上,Bazaar更加强调“确定性体验”。
对美国用户而言,Haul并非新鲜名词:Haul 2024年起就在美国App与移动网页端上线,“全部$20及以下、多数$10以内”,典型配送1–2周,订单满额包邮,未达门槛按统一规则计价。此次Bazaar的发布,更像是把Haul的“产品—服务—规则模板”复制到更多市场,并以独立App形态降低用户心理门槛。
某种意义上,亚马逊希望通过Bazaar构建一种“有品质的低价产品”新模式,在SHEIN与Temu激烈进攻全球中低价市场之际,以“产品+服务”抢占用户信任心智。这次,以主站内Haul“守”成熟市场心智,以Bazaar App“攻”新兴市场份额,成败关键在于单位经济与治理效率是否能跑通。
对供应链能力较强,能控制成本与交付时效,同时能提供稳定品质与合规的中国卖跨境家而言,Bazaar/Haul有望成为Temu与SHEIN之外的一条新增长通路。尽管目前该平台以邀请制为主,但已有部分卖家通过官方渠道递交意向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