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据《卫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Rachel Reeves计划在2025年11月26日预算案中宣布取消针对价值不超过135英镑(约180美元)进口包裹的关税豁免,业内专家称,该政策漏洞每年造成约6亿英镑(约8亿美元)税收损失。Rachel Reeves已在今年4月启动对低价值进口产品海关待遇的审查,她表示该评估“正在进行中”,并将在“适当时候”发布结果。
从税制来看,英国的进口税体系中涉及两种不同的“低价值豁免”机制:低价值进口豁免(De Minimis)主要针对关税,规定价值不超过135英镑的包裹可免征关税;低价值货物减免(LVCR)则针对增值税(VAT),在脱欧前允许对低于约18英镑的小包裹免征VAT。
而英国的低值进口制度最初沿袭欧盟框架,欧盟规定,成员国可对价值低于150欧元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De Minimis),并对低于15-22欧元的商品免征LVCR(即增值税)。英国脱欧后(2021年1月起)全面取消了LVCR制度,任何价值商品均需缴纳VAT。同时设立135英镑关税免征门槛,即低于135英镑的包裹免征关税,但卖家仍须在销售环节缴纳VAT。当前,英国实行的是“免小包关税、不免VAT”的低值包裹制度。这正是财政大臣Rachel Reeves计划“堵上”的政策漏洞。
那么为何英国急于取消这一免税政策?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自中国进口总额已超过700亿英镑(约938亿美元),其中小包裹构成重要组成部分。据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最新数据,2024/25财年英国低值进口(单件价值≤135英镑)的总额约为59亿英镑(约79亿美元),相比上一财年的39亿英镑(约52亿美元)大幅增长53%。其中,来自中国的低值包裹占比突出,其进口总额从2023/24财年的约13亿英镑(约17亿美元)激增至2024/25财年的约30亿英镑(约42亿美元),增幅超过一倍,占英国全部低值进口的51%,较上一财年的35%明显上升。这一激增趋势使低值进口成为英国海关监管与税收流失的主要因素。(注:2023/24财年:2023-04-01 至 2024-03-31;2024/25 财年:2024-04-01 至 2025-03-31)
其二,中国低值小包裹大量涌入英国,造成英国本地零售商家强烈不满,要求取消该豁免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英国大型连锁零售商(Next、Sainsbury’s、Currys、JD Sports等)强烈要求取消该豁免,认为海外小包商通过该机制获得不公平优势,会导致“外包便宜货”冲击高街商户;英国零售协会(BRC)也已公开呼吁政府立即修补这一漏洞,并认为这一规则正在侵蚀本地零售投资;代表独立零售商的英格兰协会和食品行业人士也多次提出类似诉求。
其三,在全球范围内,取消小额进口商品免税待遇的政策趋势正在形成(见下表)。美国已率先行动,自2025年8月29日起,正式取消所有进口商品800美元以下的免税待遇;此前总统特朗普已于2025年5月初对中国产品执行零关税政策后宣布结束这一豁免。此举已促使大量低价商品转向其他市场,相关人士担忧,如果英国不改变其对小包装的海关处理方式,中国零售商和制造商的低成本产品可能会被倾销到英国。欧盟计划于2028年废除150欧元关税门槛,并引入统一的2欧元/件小包处理费,其中,部分欧盟成员国为了防止中国向其倾销低价商品,罗马尼亚已于今年8月率先执行每件5欧元的高标准收费(小包处理费),法国和德国已计划提前实施甚至进一步收紧相关门槛。

制图:西之月
而英国政府目前对此态度稳健,以“公平竞争”为原则平衡考量。英国财政部和贸易部门表示将参考美国和欧盟做法,综合考虑财政收入和消费者利益,对豁免制度进行正式检讨。同时,新政府采取了降低零售业税负等措施(如延长商铺税减免)以平衡改革带来的影响。
面对英国即将采取的措施,相关利益主体立场不一。海外电商平台(如SHEIN、Temu)及部分电商协会主张维持现状,强调跨境购物为消费者带来低价实惠。如Temu发言人指出,平台正积极扶持本地卖家,提供低成本渠道并增加产品选择。SHEIN则宣称其“按需制造”模式降低成本并遵守各项安全与税收标准。这些企业担心取消门槛将增加运营成本并推高价格。
国际物流业普遍关注清关效率和操作成本。一些快递服务商与研究机构建议谨慎评估影响,担忧一刀切征税可能导致海关负担剧增和配送延迟。但也有物流专家支持改革,认为当前低值进口激增已超出监控能力。
从全球关税政策陆续收紧趋势来看,短期内,关税收紧政策会引发价格波动、加重运营与行政负担。从长远看,跨境直邮小包时代终会落幕,“本地化”将成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