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从37亿减到1亿内,阿里跨境业务行了?

市场解读19小时前更新 西之月
10 0
亏损从37亿减到1亿内,阿里跨境业务行了?

上周,阿里巴巴发布财报,2026财年第一财季(自然年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实现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主要受跨境电商和海外市场增长推动。CFO徐宏指出,国际业务亏损大幅收窄,已“接近盈亏平衡”;事实上,经调整EBITA亏损仅为人民币0.059亿元(约800万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7.06亿元亏损改善显著。分析人士称:“国际商务收入上涨19%,主要得益于欧洲和中东等核心市场的拓展”。整体而言,阿里国际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一边稳定扩大收入,一边持续优化运营效率,迅速缩小亏损。

AliExpress(速卖通):作为阿里跨境零售业务的核心引擎,速卖通业绩持续向好。阿里方面表示,跨境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速卖通“Choice”业务拉动,订单量快速增长。外界分析指出,Choice会员无门槛折扣项目吸引力强,下单增长显著,且速卖通不断扩大本地化供给。在履约端,速卖通显著缩短了平均交付时间,并推行半托管/全托管模式提高效率,使Choice业务的单位经济指标环比改善约20%。这些优化推动速卖通业务持续提速,在多个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

Lazada:在东南亚排前三的Lazada在经营效率上取得显著突破。2024年7月Lazada实现首次正向EBITDA,为阿里国际业务扭亏带来积极影响。阿里强调,如今Lazada已减亏并进入盈利区间,计划进一步加大在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投入以巩固市场份额。Lazada各国本地化策略持续推进。其中,Lazada泰国在2022年已经实现盈利。

Trendyol:以土耳其为主覆盖中东欧的Trendyol持续稳健增长。Trendyol 2025年第二季度提高了货币化能力和盈利水平,业务环比亏损亦有收窄,在中东欧及周边地区巩固了领导地位。其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用户体验与增长,助力阿里国际业务在该地区占据更大份额。

Alibaba.com (国际批发):阿里国际批发B2B业务也稳健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63.4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长主要来自跨境增值服务收入增加。阿里官方强调,其国际批发平台已广泛推广AI驱动的工具,帮助商家进行营销和商品上架,从而创造多种变现模式。

总体而言,速卖通、Lazada、Trendyol等核心平台在蒋凡领导下不断优化产品和运营:速卖通强化了“Choice”项目和全球供应链,本地化商品丰富;Lazada通过提高物流履约效率和货币化能力率先盈利;国际批发业务推动AI工具应用以拓展商家用户。这些举措使国际业务在多个重点市场获得更深的渗透与用户基础。

自蒋凡接手阿里海外业务以来,对国际电商业务进行了诸多战略和组织调整,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11月,阿里宣布将国内电商(淘宝天猫等)与国际电商平台合并为“阿里巴巴电商事业集团”,由蒋凡担任新集团负责人,从组织上实现了国内外业务协同。蒋凡强调,阿里国际业务将聚焦供应链升级、模式创新和关键市场扩张,这一战略推动了资源整合和效率提升。这些战略和组织变革带来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阿里国际电商业务连续多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

要知道,阿里的海外电商业务在前些年跑的并不是太好,阿里不缺资金不人才不缺资源,但对于海外电商业务而言,缺一位优秀的“掌舵人”。很显然,这位优秀的掌舵人被找到了,他就是蒋凡。如今的蒋凡,正以阿里巴巴电商事业集团为依托,对资金投入、组织架构、业务优先级进行合理的指向分配并形成结果。

那结果呢?

昔日“左右支绌”,如今已是“渐入佳境”,阿里国际业务的拐点或已到来,期待阿里2025年第三季度的表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